瞭解審閱機制

提升同儕評審的兼容多元

學術期刊應該提升同儕評審和編輯團隊在性別、年齡、地理分佈方面上的多樣性,以降低偏見對研究發表的影響。

同儕審閱者要怎麼批評才有建設性?

同儕審閱者的評論將會影響該研究領域期刊發表之內容及方向,且可指導年輕學者、幫助他們實現目標。怎麼批評才能正面指導後進學者?

同儕審查有沒有偏見?

同儕審查機制下,評審的個人偏見如何影響出版?讀者評分80分甚至85分的高水準論文,要能獲出版的機會竟和擲銅板差不多?!

如何從單盲還是雙盲來避免同儕審查中的評審偏見

一般實驗上有分為單盲和雙盲兩種方式,而在同儕審查上也有單盲和雙盲兩種方式。 單盲同儕審查(single blind peer review)就是期刊編輯在分發審查時,讓評審知道作者是誰,而作者並不知道評審是誰;評審對於作者資訊的了解,有些只是知道名字或是一部份資料,但是有的期刊編輯會把作者全部資訊告訴評審。至於雙盲同儕審查(double blind peer review)則是作者和評審互不知道對方是誰。這種雙盲同儕審查的方式在人文社會學科領域裡面被普遍採用,但是在自然學科領域內,仍然以單盲同儕審查為主。 關於單盲同儕審查和雙盲同儕審查的優缺點,多年來在學術界一直爭論不休。最近有個研究機構開放讓作者選擇哪一種同儕審查的方式,最主要的癥結點在於評審偏見(Reviewer Bias)問題。大部分的女性研究者以及少數族裔研究者一面倒支持雙盲同儕審查,因為他們認為他們在單盲同儕審查中可能受到強烈的歧視,然而大多數期刊並不接受雙盲同儕審查。 相關資訊:對同儕評審還不甚瞭解嗎?此處的課程帶您詳探期刊同儕評審的程序 2017年網路搜尋與數據探勘會議(2017 Web Search and…

共享同儕審查數據有助於反擊科學不端行為

生命科學的研究正面臨著實驗可複製性(reproducibility)危機。實際上,有70%的研究人員嘗試過複製另一位科學家的實驗,但卻無法能再現其實驗結果,這也促使科學家質疑同儕審查的模式,並促成同儕審查數據的共享。這些所有作為都是為了要促進科學研究的誠信,有效地減少科學舞弊事件發生。 關於實驗可複製性危機,從心理學和癌症生物學分析中,揭發出這令人震驚的事實。根據最近的一項研究,只有40%的心理學報告和10%的癌症生物學報告才能成功複製。為何成功率這麼低?這主要是由於:使用選擇性數據作報告、來自發表上的壓力、統計能力太差和分析工夫不夠、原始數據的重製工夫(replication)不夠、實驗設計不良、或是原始數據(Raw Data)不可用。目前找到了一個解決此問題的方法,是推動手稿數據的同儕審查,這將可大大促進數據準確性的評估。   原始數據的共享 最近科學家努力的推動著數據共享,而且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儘管如此,實際上卻只有少數幾個期刊已經實施此政策,以建立起實驗的透明度。 有些期刊會審查數據集(data set),但並不將這些數據集作共享。此外,同儕審查本身並未經過有效性作系統性的評估,或許這也會對可複製性造成影響。另外,如何加強編輯和研究人員的資源,也一直被持續討論著。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是與原研究者合作,並建立實驗階段的同儕審查系統,使該實驗易於驗證。此外,導入剽竊檢測軟體來檢測複製的數據集,多少也有一定幫助。但是有一些研究者仍然猶豫是否分享數據集,也許是因為競爭激烈,研究經費不夠。 共享數據集的同儕審查 目前一些期刊要求作者應提交數據集供同儕審查,接著期刊會對數據集進行技術和主題領域審查,其中包括對以下方面的評估: 數據邏輯、一致性、格式化、開放近用的合理性、品質、處理/再利用、測量單位、收集方法的品質、任何異常情況。 期刊應將同儕審查數據作共享 從所有方面來看,同儕審查的共享有助於提高透明度。 PEERE是歐洲一個很大的群組,與Elsevier,Springer Nature和Wiley合作開發了一個協議,努力嘗試發展出一個標準化系統來發佈同儕審查的數據集。…

智慧夥伴同儕審查成功測試

由Thieme出版的國際化學雜誌Synlett已經成功地嘗試了一種新的同儕審查形式,旨在使稿件評估更快、更公正。該雜誌的主編,德國的Max Planck煤炭研究所的Benjamin List及其博士生Denis Höfler將其新方法稱之為「智慧夥伴」同儕審查。這種方法允許大量的受認證的審查人在線上對手稿發表評論。 研究人員將發展這種傳統同儕審查系統的替代方案,使其被大多數學術期刊使用。根據Benjamin List所說,目前的程序仍然是鴨子划水;他主要是批評是審查人的人數太少,通常只有兩三人,以評估論文的品質。 在新方法中,許多同儕可以在短時間內在線上訪問獲取,並且評論手稿,這使得該方法可能更快更可靠。在與Synlett的測試案例中,編輯根據編輯委員和自願參與的研究人員建議,選出了100位審查人。之後,這些審查人被允許對十份提交的論文發表評論。 Synlett團隊認為,新系統可以更有效,可以剔除掉有偏見的審查人。這個測試在2016年進行,所有參與手稿在幾天內吸引了夥伴的合格評議和討論,這有助於編輯們做出更快且更公正的決定。所有評論都是匿名的,這可以確保報告是直白、坦率,而且是挑剔且吹毛求疵的,有時候這卻是必須的。雖然這些評論可能是真的,盲目同儕審查和雙盲同儕審查也各有缺點。 其他線上方式,如出版後同儕審查,其工作方式類似。不過,在這些情況下,任何公眾人士都可以匿名發表評論稿。在這種情況下,濫用和不合格審查不能完全剃除剔除。而在智慧群體同儕審查中,編輯們認識所有審查人,所以可以避免上述問題。 出版商和Synlett的編輯團隊對審查結果感到很滿意。根據化學雜誌的編輯,審查人和作者也都對結果感到滿意;參加研究的十本手稿中,有九篇終於被公開發表。該雜誌希望將新的同儕審查系統可以擴展到所有手邊處理的論文。    

學習如何避免被期刊拒絕

學習如何避免被期刊拒絕 在學術出版方面,各家期刊拒絕率可能會差很大。根據美國心理學會在2013年的報告中指出,其頂級期刊的拒絕率平均為76%。身為世界上最大出版商之一的Elsevier,宣稱其為30~50%;而在2013年Nature Materials的文章中,根據報導約為87%,在同儕審查後被接受只有約60%。對於花整年時間規劃研究,籌募資金,蒐集和分析數據,以及做出有利於讀者的正確結論的學者而言,這是非常沮喪的。在將手稿提交到出版刊物之前,應先做足功課。要去充分研究該期刊的標準和格式,並了解其拒絕的理由。能夠先防範最常見拒絕的理由,將有助於確保稿件接受一次徹底完整的審查,這樣就可以解決任何問題和疑慮,並重新投稿。 拒絕的理由 管理教育期刊,Journal of Management Education (JME)的編輯Jon Billsberry指出:「與一般看法相反,編輯不喜歡拒絕意見書」。他在 2014年的社論「Desk-Rejects」中寫道:「十大提示,避免淘汰」。Billsberry指出,儘管他的期刊中有明確的作者指導方針,也經常在學術會議及研討會上提出,然而作者卻繼續提交不合格的論文。Billsberry,與Carbon Journal的主編Peter Thrower博士提供了文章被拒絕的最主要原因。 技術篩選 領域…

回覆審查意見攻略

(圖片來源:https://baremetrics.com/blog/organize-startup-chaos) 文章投稿至國際期刊後期刊主編會將文章送至幾位(通常三位)審查者手上,這些審查者可以針對文章內容提出質疑問難。也因為審查者提出的問題包羅萬象,如何回答往往讓作者絞盡腦汁。尤其審查意見需要在預定的時間內完成回覆,能否高效率並準確地回答問題往往成了文章是否被接受的關鍵。因此在開始撰寫審查意見回覆信前應先將問題分類。 是否需要增加實驗資料 審查者提出建議希望作者能提供某些實驗資料是很常有的事。通常是被認為目前投稿的內容理倫證據不足,需要額外的實驗來佐證。但有時純粹是出於審查者的好奇心,這些額外的實驗是多此一舉。因此,若您認為審查者所提的實驗並非必要且曠日費時,可以先嘗試用加強論述或引用文獻的方式回答。如果審查者所要求的實驗在技術上或是執行上有困難,例如硬體設備或是病人樣本數不足時,就誠實地向審查者解釋原因,千萬不要為了完美無瑕回答審查者的問題而埋頭苦幹白白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審查者們是否提出了相同的問題 若數個審查者對於文章皆提出了相同的觀點或問題,絕對要非常重視並加強回答。因為這些審查者很有可能都是領域相近的專家,提出的觀點是此領域重要的部份,仔細檢視自己的研究是否有所遺漏並盡可能地補齊。 審查者是否和您有不同的理論 審查者和文章中敘述的理論意見相左也司空见惯。當然,一味地投其所好依照審查者的意思去修改或許可以使審查者滿意而不再有問題,但您希望刊出的文章和您的理論是相違背的嗎?答案應該是不。所以這時候要據理力爭,只是敘述時要婉轉。可以先謝謝審查者的建議,再將自己的理論有憑有據地寫出。既可重申了自己的理論,也不正面反駁審查者的觀點。 審查者給的意見或許有時令人難以招架,但千萬不要亂了分寸。先擬定好策略,判斷有哪些要補做的必要實驗、要加上的重要論述以及和審查者有爭論的部份,再有條不紊地逐一完成,才不至於曠日廢時。  

回覆審稿意見的東西文化差異

(圖片來源:http://www.stevenaitchison.co.uk/blog/5-weird-confidence-building-exercises/) 審查意見回覆信的好壞的關鍵往往是在於文章是否能夠被期刊接受。然而,東西文化的差異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了審查意見和回覆信的內容,所以在撰寫時要特別注意的。 回覆意見的態度 東方人通常較為溫良恭儉讓,當審查者提出不同的看法或對理論有所質疑時,回應較為含蓄,深怕冒犯了審查者。但科學文章應清楚直接,其實只要敘述合理、有憑有據,大部分的審查者是可以接受不同意見的。當然對於審查者該有的禮貌一定要有,只是對於自己認為正確的部份要堅定立場,並提出足夠的證據和文獻來支持敘述。同樣,對於審查者敘述不清楚或有疑慮的部份也直接詢問,切忌不可因為害羞而胡亂回答。 回覆意見的篇幅 同樣地,東方人在寫文章時習慣洋洋灑灑地一大篇,看起來比較有學問。但在回答審查者問題時若篇幅過大,反而容易模糊焦點。再加上使用的是本身較不熟悉的英文,很容易就辭不達意,造成審查者在長篇大論中找不到自己想看到的答案,結果自然可想而知。對於審查意見只要針對問題,簡潔地回覆即可。 對於受限的部份 東方人習慣藏拙,對於文章中力有未逮的部份總是想方設法地隱藏起來。但大部份的審查者都是相近領域的專家,要發現問題也不是什麼難事。其實如果在執行上有所困難,或是面對的問題太過於龐大而不是單一文章可以解決,不妨大方地寫出來。只要狀況合情合理,相信審查者也不至於雞蛋裡挑骨頭

可能被頂尖國際期刊拒絕的文章

(圖片來源:http://jlvcollegecounseling.com/2016/03/15/how-to-handle-college-rejection/) 在頂尖的國際期刊上發表自己的研究論文,無異為多數研究人員共同奮鬥的目標。此舉不僅代表自身研究在學界獲得普遍認可,更是累積自我研究聲譽的重要基石。然而,僅有少數文章能在投稿後立即被國際期刊接受,多數文章在經由期刊編輯同意後送交審查,等到審查流程結束後再發回給作者,而作者必須依照審稿意見修改文章,之後再將更改後的版本送交給對方再次檢視,這一套流程將會循環,直至作者克服重重關卡,才得以發表。但並非所有研究論文都有機會過關斬將,每一個步驟皆有被拒絕刊登的可能,以下依「未審遭拒」、「審後遭拒」以及「修改後遭拒」三個面向,來談談那些容易被一流國際期刊拒於門外的文章類型。 文章未經審查直接被主編拒絕 如果主編認為投稿文章主題超出期刊研究範疇、研究方向不直接相關,或是該研究對於此領域的影響力不夠,便會直接拒絕,而不送交審查。此舉是避免審查者做白工,另一方面也節省投稿人的時間,使其能夠儘快轉投其他期刊,或進行大幅度修改。 文章經審查後被拒絕 當文章過了主編的第一關後,會被送至約三到四位專家手上進行審查。這些審查者通常是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他們會對研究內容極其詳細地檢視,並給出意見。主編會根據審查者的評論來決定該文章是被接受(Accept)、需要修改(Revise)或是拒絕(Reject)。若在此階段被拒絕,原因可能如下: (1) 再現性研究 研究型文章(Research manuscript)存在著所謂的「me too」實驗,意即以相似方法重現別人的研究結果,也就是一般常說的「再現性研究」或「複製研究」。再現性研究可用來加深某個已發表研究的可信度。然而,其對學術界的貢獻有限,因而難以被頂尖國際期刊接受。 (2) 缺乏解釋和探討 若只單純報告所觀察到的現象,而缺乏對現象的綜合探討,很容易被審查者提出質疑。這類文章通常不會馬上被拒絕,而是會發回給作者進行修改(Revise),或被要求進行額外的實驗,以及進一步解釋導致該現象的背後成因。 (3)…

同儕審查其實是個幌子?

同儕審查其實是個幌子? 1752年,倫敦皇家學會為了能審查《哲學彙刊》的投稿稿件,首度創立了〝論文委員會〞(Committee on Papers),自此開始了審查論文(refereeing)和評論論文(review)用於學術論文之上的形式。早期的〝評論〞更偏向於協助編輯選擇論文,而非現代意義上鑒別、審查文中論述觀點的作用,一直是到了20世紀中,同儕審查才發展成現在評論論文和提供作者反饋意見的模式。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上來看,同儕審查是專業人士之間的榮譽之舉。 也因此,同儕審查這個步驟,理應不該與任何收費掛鉤。 研究人員進行審查,如同向學術界提供公共服務。 還能在提供服務同時,了解領域中最新的研究情況。 給自己累積論文審查的經驗,幫助完善自己的論文。 簡歷上也好看…。 萬眾矚目的爭議點 在2005年,幾個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創建了一個學術論文的自動生成程序(SCIgen),彈指之間能生成出資訊工程相關的虛假論文(詳情請見過往文章「scigen-論文生成程序,是福還是禍?」),透過投稿這些虛假論文,他們想證明同儕審查過程從根本上就漏洞百出,期刊和學術會議完全可能接受毫無意義的論文。2014年的一篇報告揭示了百篇被出版的自動生成論文,也使同儕審查制度開始被學術界和媒體近距離審議,究竟期刊們是否真的有在努力審查投稿文章?或是同儕審查只是一個為期刊品質額外加點分數的隨性措施?  同儕審查圈的誕生 雖說同儕審查的有效性屢遭質疑,卻還是不減研究人員對於拒稿的恐懼感。Nature 期刊於2014年11月揭發的同儕審查圈就是為了完全清除拒稿可能性而產生的舞弊行為,一群研究人員互相勾結審查彼此的投稿論文,最可怕的一點莫過於,期刊編輯之所以能夠看端倪,全是因為審查圈提交審查評論和結果的速度過快(24小時內)才使的編輯對審查品質產生疑心,那麼要是其速度放慢且隨機一些,期刊編輯是否還有辦法能辨別真偽?  品質每況愈下…

導致期刊拒稿最常見的錯誤

你做盡了一個學術研究人員所能做的一切,完成了一篇出色的曠世文稿,你滿心歡喜的提交給期刊,然後發現被拒稿的撤徹底底,你痛心疾首卻百思不得其解?其實你可能犯了些最終步驟中常見的錯誤: 你不夠熟悉你投稿的期刊 -      你的研究主題是否與期刊的方向相符合? -      即便是符合了,是否在過去五年中期刊出版過類似的文稿了? 2. 要生動的編輯你的文稿 -      對,你沒看錯,不只要正確,還需要生動。去掉討厭而不易讀的文法,或是拼寫上的問題。有需要的話可以聘請專業編輯人員幫忙。 -      請同事幫忙校對稿件是否有專業上的錯誤 -      期刊編輯的存在往往不是真的幫你”編輯”你的文稿,所以當你不小心踩到對方認為不夠認真的地雷時,你就出局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