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學術道德

抗學術造假之戰中的功臣

實驗造假是科學界長久面臨的問題。不時有科學家被發現造假、論文被撤稿。近年來,各種學術倫理問題更是層出不窮,台灣科技部也於2017年成立研究誠信辦公室,嚴肅對付研究誠信問題。 抗學術造假的戰將:John Carlisle 2019年7月23日,Nature期刊介紹了抗學術造假的一個焦點人物:John Carlisle。他是英國麻醉師,同時任Anaesthesia期刊編輯。一開始,他是在與同事閒聊中,討論到日本麻醉學者藤井善隆的論文結果,覺得數據漂亮得可疑。經過進一步挖掘,他發現了分析數據可信度的方式,並於2012年發表論文,揭發藤井善隆的數據為真的機率極低,甚至小於10-33,結果是藤井善隆的實驗室被發現造假、共183篇論文被撤稿。 在成功偵測出學術造假之後,John Carlisle又在2017年發表了兩篇論文,第一篇是針對與藤井善隆共同發表多篇論文的齋藤祐司所另外發表的論文,發現其中數據同樣可疑,後有53篇論文被發現造假而撤稿。第二篇則大量分析了6個期刊中總共5,087個臨床試驗中的數據,在相對寬鬆的條件下發現其中90篇的數據發生機率低於10-4,造成10多篇論文被撤稿或修正。2019年,他又再發表論文,指出義大利外科學者Mario Schietroma的實驗數據可疑,促使WHO修正其對外科手術中增加氧氣供給的標準程序。 John Carlisle的驗證方式,是利用論文中所提供的基礎數據,輸入統計軟體中,並比較被分配到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數據是否合理、相近。計算的方式是利用P值比較,得出一組數據在自然隨機分配的情況之下的發生機率。他也強調,數據發生機率低不一定代表研究者惡意造假,也有可能是單純過失所造成,但被標記出的論文值得更深入的調查。  除了John Carlisle之外,近年來也有其他研究人員利用統計軟體發現學術造假情事: Statcheck的創使人是荷蘭學者Michèle Nuijten。這個軟體能跑大量數據,檢查論文中所計算出的結果是否與所提供的原始數據相符。但是這個軟體只能使用在美國心理學會標準模式下所輸入的數據。 GRIM的發明人是荷蘭學者Nick…

抄襲檢查軟體值得相信嗎?

學術誠信是學術界的嚴肅議題,端賴它確保整個科學界繼續致力於產出具有科學突破性的原創研究和想法。因此,科學家需要努力地保持對科學的誠實,並讓科學不被誤導性的言論和學術不誠實污染。 要做到這一點,其中之一是使用抄襲檢查工具來保護研究誠信,查處抄襲他人的論文。不同類型的抄襲都會造成危害,為防止抄襲,學術期刊開始使用依賴演算法的抄襲檢查工具。這引發了關於抄襲、剽竊檢測的使用,以及編輯在期刊論文投稿流程上角色的爭論。  抄襲檢查工具的弱點 許多研究人員有因為期刊使用抄襲檢查工具而被退稿的經驗。HTW柏林應用科學大學媒體和計算學教授Debora Weber-Wulff認為,。期刊過於依賴軟體,而不是靠編輯的敏銳眼光。此外,期刊通常依賴於這些抄襲檢查工具產生的單一報告,很少尋求其他的意見。 Weber-Wulff說,報告往往難以解讀,有時甚至根本就不正確。如果沒有明確的前後文,所產生的分數( 「原創性分數」或「 非獨特內容」)可能難以分析。有時甚至會誤計入常用短語、機構名稱、或參考文獻中的內容。 另一個缺點是抄襲檢查工具只能指出文本的重複。這意味著它們會查找另一份稿件中出現的三到五個單詞的字串。因此,抄襲檢查工具可能無法測出真正的抄襲行為。若作者翻譯資訊來源,或從多個來源拼湊,這類軟體無法準確地偵測出剽竊。 人工檢測的需求 《EMBO期刊》的主編Bernd Pulverer表示,這些系統「 無法查出概念剽竊,也沒法發現在沒有引述的情況下重新呈現類似結果,或者是未經許可而使用的數據資料」。只有人工編輯可以仔細閱讀文本之後,研究稿件不一致之處,才能發現這類抄襲。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行為科學家Jean-François Bonnefon分享了他的個人經歷。他投稿的稿件被檢測出剽竊而被拒絕。然而,被標記的問題段落不是概念或研究內容,而是研究方法、參考文獻和作者單位資料。如果稿件有由編輯審閱,就可以輕易避免這樣的誤判。然而Bonnefon的例子指出「顯然這一過程中沒有人工介入」,證明了抄襲檢查工具在使用上的限制。從審稿流程中排除人工編輯審閱,依賴演算法的自動系統犯了嚴重的失誤。…

美國當局指控中國癌症科學家進行間諜活動

一直有在美國工作的華人科學家 涉嫌間諜活動的疑雲。中國科研在過去二十年中呈指數增長,1991年中國為科研所投入的91億美元已見成效。一項有力證明是,來自中國的科學出版數量大幅度增加,且最近中國在發表科學論文的數量上已經超過了美國。腫瘤學是快速發展的領域之一,科學家在癌症研究領域已取得了巨大的進展。 在全球對抗癌症的努力是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登月」計劃的一部分,其目的是為了加速癌症研究。然而,這個目標正在受到威脅,因為美國當局認為華裔科學家將敏感資訊洩密給中國。 美國當局讓中國科學家感到不受歡迎 部分中國移民認為美國越來越成為一個充滿敵意的地方。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和美國聯邦調查局正在聯手處理他們認為是對美國的智慧財產權構成威脅的一些問題。他們懷疑一些科學家——特別是來至中國的科學家(即使他們是美國公民)洩露智財資訊以秘密幫助中國的癌症研究人員。 學術界一般認為合作是推進研究的關鍵。在會議上展示研究結果,與其他研究團隊交流合作,以進一步推進該領域的發展。但NIH擔心部分研究人員違反了該機構的一些規定。保密協議包括了不能分享基金申請書和必須要清楚交代來自國外的資金和資助單位。這些規定不是單獨針對來自中國的科學家,也監督來自其他國家的研究人員。 中國籍科學家失去了工作 腫瘤研究人員在重點關心名單上。美國當局懷疑他們與中國分享美國在癌症治療上的機密。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MD Ander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在接到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關於間諜活動的通知後,調查了五名亞裔研究人員。其中一位研究人員被發現符合相關規則和條例,而有兩位選擇了辭職,另一位被解僱,還有一位科學家仍在接受調查。這五名涉嫌科學家中有四人違反了保密條款,分享了含有機密信息的資金申請書。其中一位是中心前公眾衛生中心主任吳息鳳,她與來自中國的癌症科研工作者展開合作研究工作,篩選治療程序和臨床試驗,日前被迫辭職。 吳息鳳對癌症研究作出傑出貢獻。她是一位屢獲殊榮的流行病學家,研究重點是癌症預防。例如,吳息鳳和她的團隊發現,每晚睡眠時間少於6小時的墨西哥裔美國人患癌症的風險要高於睡眠時間更長的人。此外,他們還發現,吃燒焦的肉會增加患腎癌的風險。吳息鳳將她的成功歸功於與世界各地的其他科學家的合作。此外,她還鼓勵安德森癌症中心進行國際合作。現在,吳息鳳被指控秘密幫助中國癌症研究。然而,吳息鳳說她的工作是預防癌症,而不是開發專利藥物。她辭去了安德森癌症中心的職務,前往上海接下一所公立衛生學校的院長,留下家人在美國。 千人計劃 安德森癌症中心並不是收到NIH通知的唯一研究機構。來自其他三家研究機構的另外八位科研人員也正在接受調查。從歷史上看,中國很多傑出的科學研究人員出走到其他國家。中國現在有計劃地要將他們帶回來。這一計劃被稱為「…

再現性危機漫延,襲擊社會科學類論文!

科學研究的再現性問題早已不是秘密。研究者往往在試著重複文獻中的實驗時無法重現結果。近年來,更是有多個系統性、大規模探討已發表文獻中再現性的研究。其中發現有高比例的實驗結果無法重複,稱「再現性危機」。最新的關注焦點便在社會科學類論文上。 再現性危機最新報導  最新探討再現性的論文於2018年8月底發表在自然期刊旗下的《人類行為》(Human Behavior )。嘗試重複21篇於2010-2015年間發表在《科學》和《自然》上的社會科學論文。按照論文中的敘述重複實驗,並增加樣本數至五倍。結果只有62%結果相符,超過三分之一的實驗無法重複。就算實驗結果與原本相同,其中數值差異的幅度、連帶結論的顯著性卻也大減。這和2013年開始進行的癌症研究再現性研究計劃相似, 高比例的實驗結果無法重複。 這篇論文中另外還探索了預測市場觀念的應用,讓領域中的學者們看了各論文之後預測該論文中的實驗是否可重複。結果竟能非常準確地預測出結果,給未來更有效地測試再現性提供新的方法。 再現性危機對學術界的影響 這次再現性危機會爆發開來也是近年研究發現連《科學》、《自然》等高影響力期刊中所發表的論文也不免其害。很多列為經典實驗的結果也發現無法重複,大大地損傷了對科學研究的信心。但也有學者認為危機正是轉機,強調了再現性研究的必要。正視問題才能提出改革,可視為「再現性轉機」? 再現性的問題一直存在。這份最新的報告提供了一些思考方向,有待更多學者關注以及更多相關研究。

人體臨床試驗資訊透明嗎?受試者倫理如何把關?

當大量的生物醫學資訊被收集共享,現行倫理制度夠完善嗎?該不該將檢驗報告向受試者公開呢?從海拉細胞爭議談起。

研究人員不可不知的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的用途在於幫助原創者保護其智慧創作,包括發明、文學或藝術作品、圖畫、符號等等。如果您創造出產品、出版書籍或發現新藥等,知識產權能確保您從工作中受益。這些權利保護您的創作不會受到他人不公平的使用。本文中,我們將討論一些不同類型的知識產權,讓研究人員了解知識產權如何保護他們。 知識產權簡稱IPR(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主要有兩種類型:版權和相關權利(Copyrights and related rights)以及工業產權(Industrial property)。版權賦予作者保護其作品的權利,它涵蓋書籍、資料庫、電腦程式、設計架構、設計圖、音樂、藝術等,可確保其他人未經作者許可不得使用,通常會保護到作者死後至少50年;工業產權則包括商標、專利、地理標示和產品外觀設計等。(地理標示是用商品原產地為商標來標示一個產品,此標示是來自於它的地理位置。)而知識產權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WIPO) 所管理的。WIPO向全世界作政策上的協調,並保護跨國的知識產權。 研究人員必須依靠自己已經發表的成果來成立新的假設,或是援以支持新的發現。發表論文跟製造產品一樣,除了要發明出來以外,還要想辦法去避開別人的知識產權。而對於未知的知識產權,就要主動去涉獵;因此研究人員也要多涉獵別人的成果,以確保不會侵犯已發表作品的所有者或作者之版權(照片、圖像、萃取物、文字、資料等)。要記住,剽竊是嚴重的舞弊行為!即使無意侵犯,但是也要主動去了解,以免踩到地雷。當決定要參考某篇論文或某本書籍的章節時,務必要正確引用出處,並且使用有效的釋義、歸納或引用所需內容,來避開抄襲。版權還包括圖像、數字、資料等,作者必須獲得適當的書面許可,才能使用具有版權的圖像。 那該如何決定是否發表或是申請專利呢?要先檢視當地知識產權法律,各國和各地區的法律不盡相同。例如在美國,已發表的想法是不可能被授予成為專利。因此,建議研究人員申請專利的時間點應在發表論文之前。又如在美國公開討論發明就視同所謂的公開披露,研究人員從提交專利到披露公開資訊的時間為一年。但在歐洲,只要公開披露發明,便立即喪失提交專利的權利。…

世界權威期刊《自然》拒絕發表驗證可重複性原則的研究?是真的嗎?

學術研究的可再現性 (Reproducibility) 是從事科學研究時的重要原則。當一個研究結果具「再現性」,代表此實驗結果是可以被不同的研究團隊依據相同前提、操作步驟一致的情況下,得到同樣的結果而驗證的。 可再現性 (Reproducibility) 之重要 研究結果具「可再現性」的重要原因在於:作者必須對所有實驗過程、研究對象及統計分析方法,提供非常詳細正確的紀錄與描述,經由反覆的實驗後才將此精確的研究結果公開發表。如此一來,其他學者可以通過此詳細的資料來重複實驗並核對結果。當廣大閱聽群眾對於此研究結果感興趣,同時愈來愈多科學家驗證透過了同樣的方法獲得相同實驗結果或現象時,代表此研究結果的可信度非常高。 研究結果的可重複性 (Replicated Research) 許多研究人員紛紛有系統地標準化實驗方法想要成功複製發表研究結果,以證實實驗的可重複性、提高可信度及效力。國際著名期刊《自然》就曾多次公開表示研究結果可重複性之重要性,同時公佈編輯團隊對於發表研究結果可重複性之論文的準則。2017年,Nieuwland et al. 嘗試發表研究DeLong et…

解決生科論文再現性過低問題的推薦方案

在科學研究中,在對研究結果作自我糾正、歸納,或是演繹推理,會透過複製實驗的結果來確認其再現性 (reproducibility) 。如果研究的結果被證明是不可重複的,這表示之前的研究應該重新檢視,所以再現性是一個論文成功的重要指標。 由於生命科學領域的特殊性,摻雜了許多複雜的因素,目前在學界所面臨最棘手的問題就是再現性太低。目前學界統計論文的可複製性最多也只有40%,甚至於隨著不同機構的研究也有低達30%到20%的;根據Nature期刊對1576名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調查,超過70%的研究人員會試圖重製另外一個科學家的實驗,結果是失敗的;而研究人員重製自己的實驗,一半以上是失敗的。 再現性太低是很嚴重的,會影響到可信度 (credibility),當一篇論文無法再受到信任以後,那麼影響就相當深遠了。不管是研究人員或是研究機構,再也無法受到信任,那麼接續下去的計畫也有問題,影響最大的莫過於金主的挹注。當研究計畫缺少資金,那就再也無法進行下去了。 這種再現性危機 (reproducibility crisis),是不是在說明再現性在生命科學這個領域中可能不是最適合的評估標準呢?科學驗證的方法其實不只一種,那麼學界是否也要積極的找別種方法?當整個學術走進一個死胡同,是不是應該找出一個出路呢?就當今生科研究的實驗複雜性而言,其實再現性並沒有一定的標準。   這幾年來三角交叉法 (triangulation) 逐漸被採用。三角交叉法,或稱多元交叉法 (multiple triangulation)…

學術掛名:多少作者就算是太多?

出版學術期刊是向大眾和研究界傳達科學發現的主要途徑。手稿上的掛名代表著研究者,說明其身為一位科學家的成就之貢獻與評價。然而,在發表的論文上分配掛名,仍然存在著許多疑惑。 國際醫學期刋編輯委員會(ICMJE)建議科學手稿的掛名,應基於以下標準: 對工作成果的概念或設計,或對工作成果之數據的獲取、分析或解釋等作出重大貢獻者 研究的起草或重要知識內容的關鍵修訂者 最終版本的核准者 承諾對研究工作的各方面負責者,以確保研究的準確性和完整性 ICMJE建議對論文作出貢獻,卻不符合上述四項標準的個人,認定其為貢獻者。研究人員需要了解貢獻者和共同作者之間的差異,以給出適當的合格認定。 然而近年來,作者數量呈現出上升的趨勢,從幾位作者發展到許多位作者。在某些領域內的長串作者列表,比其他領域更為常見。從最近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LHC)研究結果報告,發現有高達5000多位作者。而在這5000多人中,不太可能每一位都符合ICMJE作者的標準。 超作者:原因及其含義 造成不尋常的長串作者列表,其原因很多。大型研究,例如那些類似於大型強子對撞機的研究,將無可避免的有很多貢獻者。在這些情況下,超作者是不切實際的,但並不一定是有欺騙性的。這些研究具有很高價值,因為它們促進國際合作,以及擴大研究領域。然而,把單一的多機構專案名稱認為是這些研究所為,可能會更加實用,而不是數千個名稱。也就是列出研究,而非列出人名。 出版的壓力可能導致欺騙性的作者行為。個人出版物的數量決定了其所能獲得的研究補助金、任期、職位和功成名就的機會。為了避免失業,在同一實驗室工作的科學家傾向於透過將對方的名字掛在他們的論文上,以提高他們的出版物數量。這種方法造成論文的作者列表人數遠遠超過實際貢獻者人數。機構內職位也可能對作者造成不道德的影響。一些教授有龐大的團隊組員,他們不可能為每篇論文做實質的貢獻。然而,他們的名字卻一直出現在最後的作者位置。這會給有心爭取獨立的年輕科學家帶來麻煩。為了提高出版物的信譽或認可度,一些科學家還邀請了該領域的知名人士作為客座作者,這完全破壞了掛名的價值。 大學需要處理機構內職位對於掛名的不道德影響,大學應允許資淺的研究人員匿名舉報他們所受到其來自的最後掛名位置的教授施壓。此外,限制團隊組員規模,有助於確保教授能為所有專案做出寶貴的貢獻。 減少超作者需要學術成功評估方式的改變…

Elsevier從Sci-Hub尋求以百萬計的侵權費用

在科學出版商和具有游擊隊型態的開放獲取網站之間仍然在持續戰鬥中,紐約法院裁定,這些海盜網站合計虧欠出版商Elsvier 達1500萬美元。Sci-Hub和LibGen(the Library of Genesis)這兩家在這個訴訟案件中被具體指名。紐約法院發出禁令,命令Si-Hub停止提供Elsevier內容的獲取訪問。然而這個網站卻繼續運作。Elsevier將無法從Sci-Hub收到任何款項,因為Sci-Hub並不在法院的管轄範圍內,而且Sci-Hub在美國沒有資產。 有關Sci-Hub的爭議在於,開放獲取需求與避免侵犯版權活動的重要性之間的緊張關係的前沿。 Sci-Hub是由神經科學家Alexandra Elbakyan於2011年創立,是一種游擊隊型態的開放獲取網站;它從俄羅斯使用各種網域名稱和IP位址來運作。數以百萬計的版權作品在Sci-Hub上免費獲取。大約69,000名使用者每天免費從Sci-Hub下載超過20萬張論文。 Elsevier的法律團隊認為這對於版權是一個嚴重的侵權行為,法院裁定應付予1500萬美元的盜版損失費用。Sci-Hub和LibGen對其侵犯版權的罪刑也無可否認。會存在這種類型的學術盜版,因為需要在付費牆之後的當前資訊。提供游擊隊型態的開放獲取網站往往會收到來自開發中國家的大量流量,這些國家的期刊訂閱費用往往都太高。而問題是,游擊隊開放獲取模式畢竟是無法永續的;它既不能確保發表的作品永久可用,也無法對新數據進行同儕審查。 即使Elbakyan面臨了侵權案件,卻依舊保持著Sci-Hub改變學術出版業的動力。很顯然,Sci-Hub所代表的侵權型態是前所未有的規模。像是Elsevier,Springer Nature和Wiley-Blackwell這樣的大型科學出版商所擁有版權,大約只有Sci-Hub免費版權的一半。這顯然是被Elsevier法律團隊成功論證的重要版權案件。游擊隊式的開放獲取可能有助於那些被收費牆限制的人,或許在那些人的眼光中是俠盜、刺客;然而,它依舊是侵權!

合著論文的作者署名及功勞歸屬爭議

學術文稿通常出自多位作者之手。這類跨越科學領域與地理疆界的新合作模式,在過去幾年提高了合著論文的數量,如何適當署名貢獻者角色也一躍成了重要議題。 一個越發重要的問題──文章出自於誰手? 研究人員可經由多種途徑對科學出版物做出貢獻,從設計和進行實驗,到分析數據或撰寫文稿。傳統上,第一作者貢獻最多,同時也最為居功,然而後續作者的角色定義卻不甚明確。在許多研究領域,最後撰稿者能獲得與第一作者同等的光環,因其被認為是該研究背後的驅動力。然而,這並非正規,而此類假設也不見得總是正確。 實際上,原稿上作者的姓名排序可根據情況以多種方式決定──貢獻程度、字母排序、資歷或其他標準。因此,無論在反映實質貢獻方面,抑或評鑑委員會作為未來評估基準方面,非研究相關人員皆難以恰當解讀作者名單。 同僚、編輯、學術機構與資助機構也因此更有興趣進一步了解個人對研究項目的貢獻。在雙人合著的文稿中,第一及第二作者的排序並無太大爭議,但若作者數多於兩位,情況也隨之複雜。 「掛名」作者與「代筆」作者 作者署名的標準已被詳細探討,但不幸地是,該標準在過去幾年被認定有兩類缺失:首先是掛名作者,儘管不曾對研究工作或文稿籌備做出貢獻,其姓名也會出現在作者名單中。有些學者,特別是年輕、沒有經驗的研究人員,通常會在文稿置入德高望重的學者姓名,為他們的研究成果增加額外的可信度,並提高論文發表在高影響係數期刊上的機會。 第二種現象被稱為代筆作者,是指對文稿的貢獻顯著,卻沒有被列入最終作者名單的參與者。其背後原因來自於各層面,例如,省略受雇於主要作者的專業寫手姓名,或者當政治或組織從屬關係可能潛藏利益衝突時,避而不提特定作者的姓名,可使文章整體屬性更為中立。 CRediT與OpenRIF 許多期刊如今要求投稿時一併附上作者貢獻聲明,部分以結構化格式,部分為自由文本格式。與此同時,資助者正在開發新方法以追蹤他們的投資成果。 位於加拿大的國際非營利標準機構研究管理信息聯盟推進標準(CASRAI)創立了名為CRediT的作者貢獻標準化列表,允許不同期刊使用相同的貢獻者敘述列表(取代自由文本敘述格式),從而促進跨多份出版物的數據分析。CRediT已被納入電子投稿系統中,如Editorial Manager。 CRediT所實施的分類並不限於傳統的作者角色,還包括了發表作品時其他類型的貢獻。無論是正式被列為作者,或是在致謝中被提及的貢獻者,所有人員皆應被列出。單一貢獻者可能被分派多種工作,而特定工作也可能被分派給多位貢獻者。 開放研究信息框架(OpenRIF)是以貢獻量為背景發展出的另一項工具,用以協助研究人員與資助者迎向艱鉅挑戰──對作者與協作人員的表現給予其應得的肯定。OpenRIF是資源共享組織,致力於開發並促進基礎設施,以供科研界連結且歸類有關學者及其研究貢獻的數據。OpenRIF與其他計畫,如ORCID,SHARE或DataCite等相互結合,旨在為學術成就創建更透明的信息平台。 以上各類對策必定會對研究人員、資助者,以及學術期刊提供極大的支持,同時避免誤解,減少在學術出版中作者貢獻名不符實的案例。運用這些工具可謂是推進多學科科學協作模式向前邁進的重要一步。…

專家觀點:多作者論文如何正確署名?

學術文稿通常出自多位作者之手。這類跨科學領域與地理疆界的新合作模式,在過去幾年提高了合著論文的數量,如何適當署名貢獻者角色也一躍成了重要議題。 文章出自於誰手? 研究人員可經由多種途徑對科學出版物做出貢獻,從設計和進行實驗,到分析數據或撰寫文稿。傳統上,第一作者貢獻最多,同時也最為居功,然而後續作者的角色定義卻不甚明確。在許多研究領域,最後撰稿者能獲得與第一作者同等的光環,因其被認為是該研究背後的驅動力。然而,這並非正規,而此類假設也不見得總是正確。 實際上,原稿上作者的姓名排序可根據情況以多種方式決定──貢獻程度、字母排序、資歷或其他標準。因此,無論在反映實質貢獻方面,抑或評鑑委員會作為未來評估基準方面,非研究相關人員皆難以恰當解讀作者名單。同僚、編輯、學術機構與資助機構也因此更有興趣進一步了解個人對研究項目的貢獻。在雙人合著的文稿中,第一及第二作者的排序並無太大爭議,但若作者數多於兩位,情況也隨之複雜。有哪些方法可以解決這類問題呢? 一起聽聽我們相關領域的專家怎麼說。 專家看法:合著出版物的功勞歸屬爭議 「 CRediT與OpenRIF為作者定義不明確爭議的兩大解決方案。」 認知科學文學碩士(七年以上學術編輯經驗,來自美國) 我們通常認為研究的第一作者最為勞苦功高,但情況也許並非總是如此。其他在名單上的作者可能對該項目的特定方面貢獻卓越,但現行的作者署名標準卻無法考量到這一點。在期刊以作者姓名字母排序的情況下,我們無從了解哪位作者負責文章的哪一部分。 對大多數的讀者來說,哪位研究人員負責了哪部分的研究可能無關緊要,但對於職責是考核特定研究者的評鑑人員來說,要準確地釐清特定作者的貢獻並非易事。在許多情況下,區別作者對論文的個別貢獻可能至關重要。如果某一作者申請補助、獎學金,或爭取研究生學程的錄取資格,他們會希望自己對研究的貢獻從其他作者中脫穎而出。 還有一些情況會將對論文不具實質貢獻的作者一併列入,而因此進一步引起混亂。這些「掛名作者」可增加論文的可信度,但卻混淆了其他作者的實際貢獻。 為了解決此類問題,相關程式也應運而生。CRediT與OpenRIF即是用於解決作者界定不明確的爭議。CRediT允許期刊使用貢獻者敘述名單,且認可那些參與研究的貢獻者,無論他們是否被正式列為作者。OpenRIF同時也藉由分類各研究具體貢獻的信息來提高作者透明度。使用CRediT和OpenRIF等工具,研究人員更有機會因自己的功績受到外界肯定。 「作者頭銜象徵著研究核心,而合著論文的增長有如貨幣膨脹,導致取得作者頭銜的壓力升高。」 癌症學博士(十二年以上的科學和醫學寫作經驗,來自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