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同志科學家一視同仁?

同志在社會各層面所受的歧視一直存在,近年來有越來越多團體正視「多樣性與包容性」的問題,提出相應政策。而同志科學家面臨獨特的困難,常有人這麼感嘆:

「我的學術生涯從申請博士班以來一直不順,我的資歷不比別人差啊!後來才發現,原來可能和我是同志的身份有關。」

我感受到環境對同志不友善,因此不敢出櫃。無法完全做自己,在工作場合中不自在,影響到我的表現。」

「我向同事出櫃以後遭受到冷落、嘲笑、甚至挑釁。」

各國社會對同志遲來的承認仍非全面:台灣在2019年5月甫通過同性婚姻法案,成為亞洲第一國;美國直到1998年才准許出櫃同志擔任公職,2004年以來各州才陸續讓同性結婚領証;同性戀行為在許多中東國家仍然被嚴格禁止。而同志族群所包含的同性戀之外少數性別認同族群(包含雙性戀、變性人、酷兒)的權益及接受度,又更差了一層。

那在學術界,尤其是強調數據、邏輯判斷的理工科目領域呢?研究發現,理工科目中的同志面臨更大的困難:

同志在學術界裡的聲音

在2018年發表的一篇社會科學論文調查理工科目中的同志科學家,發現四年大學期間,同志比非同志更容易在初期就退出理工科系。有趣的是,男性同志又明顯比女性同志容易放棄攻讀理工科。推測有可能源自於另外一個問題:理工科目長期被認為是「男性的地盤」,女性占少數,即使能力有餘,往往被忽視、小看。而男同志往往被視為較女性化,造成他們在理工領域中更難有歸屬感。認同感是讓學生留在理工科目裡的重要因素。

隨著全世界的同志開始聚集發聲,社會各界也開始正視LGBT群體所受的不公平待遇。為同志爭取權益的社會運動如火如荼。而在學術界,於2018年開始,7月5日被正式定為理工科目同志日 (LGBT STEM Day),希望激起回響,鼓勵在理工科目中打拼的同志,讓他們知道自己並不孤獨。另外,更是有許多網站陸續發起,像是500 Queer ScientistsQueer in Stem等,讓理工科目中的同志有平台發聲,找到歸屬感。

下一步該怎麼做

幫助同志科學家留在理工領域,有利於學術發展。團隊中包含來自不同經驗背景的個人,能提升整體創新應變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術環境的同志友善度能如何改善?以下幾點可供參考:

  1. 明確定義保護同志權益的章則規範,將平權規定從學生延伸到教職員
  2. 其實許多過去和現代的著名科學家是同志身份,理工界同志科學家一點也不孤獨!
X

請訂閱以繼續閱讀

關於科研寫作和學術出版的文章與學術資源,包括:

  • 820 +文章
  • 50+ 免費線上講座
  • 10+ 專家Podcast
  • 10+ 電子書
  • 10+ 檢查清單
  • 50+ 資訊圖
全球科研人調查

大學在研究和學術寫作中應該採取什麼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