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識別出好的學術寫作文章,你會嗎?

不論是在讀博士生或是資深研究人員,在經年累月閱讀各種文獻的過程中,肯定都發展出一套識別具有引用和文獻探討價值文獻的能力,但若需要識別學術寫作品質,還覺得胸有成竹嗎?

1. 讀者意識

學術寫作的品質,不見得是越有名望的研究人員就寫的越好。讀者應該關注研究主題的呈現方式而不是作者本人,寫作方式需要針對該研究主題的受眾,內文也應該全面的概括所有學術論文中應該被清楚解釋的要點。

2. 邏輯框架

良好的學術寫作要能呈現想法明確的邏輯框架,要能讓讀者能輕鬆按照who, what, why, where, when, 和 how來了解研究,並且作者應該要定位讀者沒該研究相關的背景知識,寫作時相應的解釋狹窄領域的專業詞彙和背景知識。

3.合格的使用語言

當一個態度強烈、具聲明性的語句無法被恰當的引用文獻支持時,這樣的句式只能被稱之為作者的意見,這樣的情況是良好的學術寫作風格要極力避免的!因為學術寫作應該始終保持著一種嚴謹的態度,尤其是在發表新的研究成果時,特別需要對論文中提出的任何聲明和論點採許謹慎的處理方式。使用〝證據似乎表明了the evidence seems to suggest that〞 或是 〝從收集到的數據來看it appears from the data collected that〞會比使用 〝證據明確的指出it is clear from the evidence that〞來的謹慎的多了。

總之,良好的學術寫作中,作者應該是盡可能的傳達其研究工作的重要意義,但避免做出確切的發現的暗示和不當的聲明。

 4.質量比數量更重要

所有研究人員應該對〝研究過程〞和〝該過程產生的最終數據〞都同樣感興趣,一篇邏輯架構清晰的出色學術論文應該要能將上述兩部分都完美的涵蓋,然而讀者往往對得到數據的過程比較不感興趣,但這不等於就可以將這些比較不〝動人〞的部份給犧牲掉,要知道一篇學術文章要是犧牲了邏輯框架和嚴謹的研究方法與過程,用滿滿的數據和引用來充數,最終都別考慮讀者是否被打動,很可能這文章連被出版的機會都沒有!

X

請訂閱以繼續閱讀

關於科研寫作和學術出版的文章與學術資源,包括:

  • 820 +文章
  • 50+ 免費線上講座
  • 10+ 專家Podcast
  • 10+ 電子書
  • 10+ 檢查清單
  • 50+ 資訊圖
全球科研人調查

大學在研究和學術寫作中應該採取什麼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