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學術不端行為

近年來科學界的「學術不端」醜聞連連,已然成為眾人熱議的焦點話題,尤其是去年捲入學術不端風暴的日本生物學家小保方晴子(Obokata Haruko),在聲稱自己研發出STAP細胞,而成為日本呼聲最高的下一任諾貝爾得主後,被爆出造假研究成果,遭《自然》期刊撤稿,並於今年11月,經早稻田大學宣布取消她的博士學位。

學術研究首重真實,學者之間傾向於信任彼此的研究成果,因此許多學術不端行為難以在第一時間被發現,即使被發現了,也需要耗費大量人力和資金來推翻原有研究成果。例如,一名研究人員僅從為數不多的樣本中推斷出研究結果的行為也屬不端,而唯一的審查方式即是從頭審視研究中的每一項數據,這無非是一個學術界負擔不起的艱鉅任務。

學術不端,抑或是人為疏失?

研究論文什麼情況下被撤回?」一文中就曾經探討過兩者的區別,絕大多數情況下,人為疏失可以經由修改文章來彌補過失,但犯下學術不端的研究人員下場可就不同了,除了被立即撤回文章外,更賠上了自己的學術聲譽。雖然人為疏失和學術不端的區別很明顯,但在實際研究中要明確分辨兩者還是相當困難。

值得注意的是,學術不端行為的發生率節節攀升,現讓我們來比較一下1976年和2007年這兩造相距了二十年的數據吧!1976年,在全球出版的309,000篇期刊論文中,只有3篇最終遭到撤回,比率約為0.00097%;而在2007年出版的867,700論文中,即有83篇遭到撤回,比率高達0.0096%。雖然論文遭撤回的原因除了最主要的學術不端行為遭揭發外,尚有其他可能,但撤回比例於二十年間暴增了十倍,著實令人擔憂。此外,在已出版的論文中勢必還有許多未被查找出來的不端行為,實際撤回率應會更高。

多方呼籲提高研究透明度

科學研究的商業化和利益導向已是既定事實,而一個有瑕疵的研究不只影響研究人員的專業度,背後更造成無法估量的經濟損失,這往往使得少數研究人員採取各種手段來粉飾實驗結果,以避免自己的研究論文被撤回。另外,各學術期刊對於論文撤回所設定的標準各有不同,然而,不論是人為疏失還是學術不端,不論情節是無心之過還是蓄意而為,多數皆是期刊內部閉門討論後的決定,而這當中也因作業流程欠缺透明,標準不夠明確,令論文審查機制的公平性蒙上一層陰影。

全面的透明化流程可望提供整個學術界更為公平、公道的期刊投稿環境,不僅能讓大家更清楚學術不端與人為疏失之間的評判標準,以便未來能夠以此為警惕;更可以給予同一領域的學術研究人員共同進行數據審查的機會,讓科學研究自我糾正機制有發揮的空間,否則只是期刊發布一則撤回通知,短短數行字即否定了研究人員經年累月的心血,對於整個學術社群,又有什麼貢獻呢?

X

請訂閱以繼續閱讀

關於科研寫作和學術出版的文章與學術資源,包括:

  • 820 +文章
  • 50+ 免費線上講座
  • 10+ 專家Podcast
  • 10+ 電子書
  • 10+ 檢查清單
  • 50+ 資訊圖
全球科研人調查

大學在研究和學術寫作中應該採取什麼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