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分類

職涯競場

歐洲舊世界成為國際科學家的新大陸

國外研究經驗能給年輕的研究人員難得的競爭優勢。有了國際研究經驗加持,不但回國申請職位時如虎添翼,又能體驗多元文化、學習新技能、並擴大人脈網絡。傳統上,美國是申請國際研究職位的首選,然而,近年來歐洲已成為熱門的選擇。 歐洲如何鼓勵科學家跨越國界?…

如何從被拒絕反敗為勝?

學術生涯裡,難免遇上拒絕,申請攻讀博士可能上不了首選的學校;申請工作時,即使資歷傑出仍可能慘遭淘汰;論文被期刊退稿更是免不了的過程。 被拒絕的挫折很容易令人心灰意冷,能堅持下去的人知道,不能喪失自信,更不能放棄自己的終極目標。 那麼,如何從被拒絕的打擊中走出來,達到反敗為勝呢?…

同志科學家一視同仁?

同志在社會各層面所受的歧視一直存在,近年來有越來越多團體正視「多樣性與包容性」的問題,提出相應政策。而同志科學家面臨獨特的困難,常有人這麼感嘆: 「我的學術生涯從申請博士班以來一直不順,我的資歷不比別人差啊!後來才發現,原來可能和我是同志的身份有關。」…

五大妙招避免資訊超載

這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從傳統媒體到社群網站,不斷傳輸的訊息流量,絕非任何人所能消化。以學術論文而言,每年就有兩百萬篇文章問世,如何管理訊息,不讓自己資訊超載,是學界菁英的當務之急。 資訊超載會為研究者帶來各種負面影響,包括「錯失恐懼症」、壓力過大,從而導致拖延,以及對工作與生活漠然無感等。…

走不出台灣?您不知道的國際旅費補助機會

國際學術合作好處很多,有研究說明國際學術合作能增加研究的影響力。很多突破性發現也都是國際學術合作的結果。在國際會議上發表研究成果能幫助您獲得與國外學者交流、合作的機會。但是剛起步的青年研究者資源有限,要如何取得這些機會呢?以下來為您說明: 特定領域、會議的旅行獎助金…

從博士成為產品經理

博士畢業生前浪接後浪,大學、研究單位的職缺僧多粥少。以國內的情形而言,滿街流浪教師,正式職缺錄取率極低,即使有幸進入學術界從助理教授幹起,欲爬到教授職等是條辛酸路。越來越多博士畢業生流向產業界,從廿世紀後葉起,產業界的博士職缺漸漸地比學術界多,誠如彼得杜拉克(Peter Ferdinand…

掌握黃金守則,寫出無往不利的學術履歷

學術履歷(Academic Curriculum Vitae, CV)和一般求職簡歷(résumé)不同,學術履歷通常沒有頁數限制,主要用於申請教職或獎學金及研究經費,重點在於展示您有爭取學界職位的資歷,證明您有: 研究經驗 期刊發表 教學經驗…
全球科研人調查

大學在研究和學術寫作中應該採取什麼立場?